3月24日拍攝的加固修復后的榆林衛城東城墻。
經過一年多的施工,目前,榆林衛城東城墻搶險加固工程已經完成了工程量的95%,完成投資約1.13億元,全部工程計劃于6月完成。城墻周圍的環城公園、駝峰路拓寬改造等配套工程也在同步進行中。
榆林衛城城墻是榆林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屈指可數、整體保存較好的古代城墻之一,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尤其是古代邊防城市的演化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南城墻、北城墻西段和西城墻北段歷史拆除量較大、殘缺比例相對較高,東城墻由于地形、地貌緣故保存相對完整。
2019年7月,我市啟動了榆林衛城東城墻搶險加固工程,全段總長約2434.5米,城墻高度為12米、底寬15.2米、頂寬9米,共分為11個段落,包括9個馬面、1處內城臺及1處甕城。
為了推動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城市文明有機融匯、傳承發展、和諧共生,東城墻的保護修復設計非常具有時代特色,首次嘗試在城墻上使用了棧道,同時還專門留下了墻體夯土剖面以及修復痕跡的視窗,將時代印記與歷史遺跡相互結合。
據參與工程設計的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總工程師侯衛東介紹,展示窗就是在新修復的基礎上,把老城墻最有歷史感的部分保存下來,同時把原來老百姓在邊坡上修的窯洞保留了一部分,體現了文物保護真實性、完整性、可逆性、可識別性的原則。
“城墻東側連接的是環城公園,環城公園的東側是駝峰路,城墻的西側也計劃進行環境整治和邊坡治理,還有一些配套的附屬設施,未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整體的東城墻配套環境。”榆林古城保護建設服務中心規劃建設科負責人謝加勤說。
榆林衛城城墻全長6789米,是古城厚重歷史的重要見證,如今,經過保護修復的東城墻依山就勢、蜿蜒逶迤,展示著歷史的變遷,也記錄下了現代城市的繁榮與發展。
“目前西、北、南城墻的保護修復方案已經成熟,正在報國家文物局審批,有望在近幾年對城墻進行全段修復,屆時,我們將會向廣大市民和游客開放,再現榆林古城風貌。”榆林古城保護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朱冬娥說。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聯系電話:0912-3893665